close

仁愛公園: 維基百科

1955 年公告的永和都市計畫,原本擁有七個公園,仁愛公園位在「一號公園」。

但目前仁愛公園只佔原一號公園三分之一的面積,保生路切過一號公園西北側,

與仁愛公園以這條大馬路相隔的公一公園名稱上保留了這段歷史。

仁愛公園於民國73年開始闢建,並於兩年內全部完工啟用。

 

234.jpg

 

  

 

永和地圖
http://mapstalk.blogspot.tw/2007/12/blog-post_17.html
 

仁愛公園是原1號公園的1/3

另外1/3在保安路 保順路 環河西路二段 永平路 圍成的這一塊

還有1/3是永平路 中山路一段 保生路 仁愛路 圍成的這一塊

那其他的呢?


2號看起來是現在的福和國中 還有一直到永元路跟永利路包圍以北的民宅

那個福和橋下來的三角地帶姑且算是2號公園的"遺蹟"吧

 

3號看來是中興街 竹林路 國光街包圍的那一塊 現在的金石堂書店跟耕莘醫院

一直到永和區公所 永和圖書館那一塊

國光街是最近才打通延長的 可是看這圖好像很久以前就有要打通的意味!?

這裡也有個公園藏在中興街尾快到竹林路的巷子裡 應該是竹林路90巷尾那裏

 

4號算是保留的最完整的一塊面積完全跟現在長得一模一樣 但以前4號公園晚上很暗

又沙沙土土的 中安街那一側也都幾乎沒有商店 而且以前是公車停放的地方也是

終點站(市府)5路 (市府)259 (欣欣)238 (市府)297 (欣欣)239 這幾台都在這發車


5號 現在的秀朗國小 愛買跟旁邊的民宅


6號跟7號 保平路全段 除了下港跟以前舊佳佳香一直到永和路這一段一直到瓦窯溝

也就是保平路跟保平路18巷65巷交錯以南全段都是公園

 

  

 

幻滅的花園城市

 

曾經,有個構想中的花園城市,居民三萬人、公園佔九分之一的面積、道路迂迴在綠地之間。

現在,這個城市的居民有二十多萬人、公園只佔百分之一的面積、

迂迴在水泥叢林間的道路像是迷宮。這個構想中的花園城市,叫做永和。

 

1955 年公告的永和都市計畫,模仿了英國郊區的花園城市。

此種設計的另一個姊妹作,就是中興新村。

當時的設計者,以永和過去十年的人口成長率來推估未來三十年的人口,因此料想不到後來居然擠進二十多萬人。

設計者構想中的永和,大概房子都是獨棟別墅、擁有獨立的庭院與車庫。

而不規則的道路,可以讓開車者迂迴在廣大的公園綠地之間,享受閒情逸致。

 

與構想背道而馳的是,湧進永和的人口只是因為住不起臺北市,

只是為了晚上有地方睡覺,而不是為了享受閒情逸致。

對地主們來說,他們寧可蓋出便宜而擁擠的公寓,賣給更多上述的人。

結果,永和擠進超出計畫的人口。

這樣一來,原先規劃的學校就不夠用了,只好把一些公園綠地拿來蓋學校。

 

另一方面,多些公園綠地可以提高房價,地主當然歡迎。

不過前提是:蓋在鄰居的土地上,而不是自己的土地上。

如果公園蓋在自己的土地上,不能蓋房子的代價算在自己頭上,而提高房價的好處卻外溢給鄰居。

結果到頭來,沒人願意讓自己的土地變成公園。

在強大民意的壓力下,永和的公園綠地不是變成學校,就是乾脆取消。

 

這個構想中的花園城市,原本擁有七個公園,現在只剩下一個半。

二號公園有一半成為福和國中、一半成為住宅用地;

三號公園有一半成為市公所等機關用地、一半成為住宅用地;

五號公園有一半成為秀朗國小、一半成為住宅用地;

六號、七號公園全部變成住宅用地。

那倖存的半座公園,是地處邊陲的一號公園之一半,現在叫做仁愛公園;

至於一號公園的另一半,一半成為永平高中、其餘成為住宅用地。

 

說也諷刺,唯一完整保留的四號公園,其倖存的原因卻是:剛好不在永和市境內。

原來,1958 年永和鎮從中和鄉獨立出來,使這份都市計畫被拆成兩個部分。

其中,四號公園被劃在中和這一邊。當永和的公園紛紛被取消時,四號公園因位於中和而得以倖存。

不過,四號公園事實上有三面被永和包圍,雖然其本身位於中和,但好處大多外溢給永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子龍1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