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球10國的TEDx大使:台灣的美好,不在美食

 

「猜猜看,這裡哪一棟樓房最老?」大稻埕迪化街上,導遊問題才落下,十多位來自歐美與亞洲十多個外國人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試圖從建築樣式、樓高與街道規劃分析回答。

這群好學的外國人,不是學術考察團,也不是一般觀光客,而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創意社群與論壇TED ,在各地選派的TEDx國際大使(TEDx Ambassadors),負責TED各區的組織統籌。

因應TEDx 10週年活動TEDxWeekend明年將在台灣舉辦,11月下旬,來自巴基斯坦、俄羅斯、希臘、阿根廷、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泰國、新加坡與日本等大使,先行訪台,其中超過半數成員是第一次來台灣。

5天的行程,從台北永康街開始,在北投圖書館結束。他們造訪觀光名勝如故宮,也穿梭公共冊所與茉莉書店等獨立書店,甚至去宜蘭體驗部落生活。

旅程尾聲,問他們對台灣最印象深刻的地方,無論他們的回答是景點或人,背後理由都是多元與共存。

 

 

希臘TEDx大使:故宮和希臘古文明的共鳴

希臘TEDx大使帕帕多波洛(Elena Papadopoulou)曾參與組織雪梨與雅典奧運,本業是創意策展人。來台灣之前,她只知道台灣距離中國很近,生產電子產品很有名。實際到訪,捷運上自律又自在的氛圍,以及故宮典藏悠遠的古文明,都讓來自希臘的她頗有共鳴。

不過,最讓她驚嘆的還是建築師姚仁喜的蘭陽博物館,以及宜蘭不老部落,「博物館的建築完全融合自然地景,在城市不遠的深山部落,原住民保有一套自給自足的永續生活方式,自然、建築與城鄉的調和,很值得學習。」

圖片來源:TED提供

 

 

印尼TEDx大使:台灣是真心擁抱多元

不到30歲的尼拉德薇(Florentina Niradewi)是TEDx雅加達籌辦人,觀察敏銳,在大稻埕慈聖宮聽導覽解說時,她是唯一注意到上方門楣貼的剪刀尺鏡符,差點問倒隨行工作人員的團員。

「印尼有非常多的種族、語言跟文化,卻各自為政,我們博物館的解釋與保存沒有辦法那麼全面,台灣是真的擁抱多元文化,」尼拉德薇觀察,台灣博物館收藏來自世界各國的東西,清楚標示,在印尼卻很困難,「蘭陽博物館甚至用了韋瓦第的〈四季〉,這在印尼根本不可能,絕對是禁忌,因為那不是我們的。但,如果能用台灣石材做更好的表現,為什麼不能説?希望我們未來可以更誠實。」

 

 

 

阿根廷TEDx大使:競選文化令人嘖嘖稱奇

同樣對蘭陽博物館感到驚喜的還有今年36歲來自阿根廷的優尼斯(Javier Yunes)。優尼斯是本次來台參訪團中,飛行時間最長的大使,也是團員眼中是最搞笑的一位。他在家鄉羅薩里奧(Rosario),辦過無數場規模壯觀的TED論壇,還曾幫忙同鄉的世界球星梅西籌辦婚禮。

適逢選舉,團員無不對台灣特殊、熱鬧的競選文化嘖嘖稱奇,並熱衷模擬各種政治人物宣傳照的手勢,「我們的選舉看板就是一板一眼,不需要這麼活潑,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優尼斯表示,阿根廷明年大選,陷入貪腐醜聞的前執政黨可能全面歸來,「人民沒有邏輯,愛他們就一直愛著他們。」然而他在台灣遇到不少政治人物,談話間,沒有全部為了累積財富與權力變得獨斷,許多人仍試圖透過不同的方式,為不同的聲音服務,讓他很感慨。

主辦單位透露,原本預定在獨立書店公共冊所停留的時間是30分鐘,最後待了整整兩小時,大使們對於書店負責人的一些瘋狂想法、熱情、理想感觸深刻,提出許多問題。

阿根廷羅薩里奧TED論壇現場。

 

新加坡TEDx大使:這裡還有理想存在的空間

新加坡TEDx大使林天命(Dave Lim)是企業創新顧問,他指出,理想性以及非工具導向是創新的一種動力,「在新加坡,一切是資金、商業考量,就連充分具備前述條件者,也可能倒店關門,無法想像(台北)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讓大家接觸各種觀點、思潮或意識形態。」

「台灣已經走過經濟成長是唯一價值的階段,我們有沒有可能不只以夜市美食招徠觀光客,而是透過多元自由的文化風氣,吸引知識社群,深化國際對台灣的理解?」籌辦這次TEDx大使參訪活動、台北The School of Life執行長李欣龍的期許,也是明年台灣TEDxWeekend這場國際盛會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子龍1314 的頭像
    子龍1314

    MC子龍の雜物堆

    子龍1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